知识点:
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和初速率为零。(三者缺一不可!)
(3)运动的实质:初速率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既然为初速率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么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由哪些特征呢?
(1)因为自由落体加速度是由重力形成的,所以通常我们称作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之后我们都称作重力加速度)
(2)重力加速度是个矢量,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仍然竖直向上。(记住:不是垂直向上!)
(3)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运动状态无关,通常大小取g=9.8m/s2或g=10m/s2,题目中若无特殊说明,都按g=10m/s2进行估算。
(4)同一地点、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重力加速度随经度的降低而减小,在两极最大;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随高度降低而降低。
自由落体运动的四个基本公式方式
学习中我们晓得,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率为零的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
=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v=at??
(2)[object?Object]
?(3)v2=2gx
自由落体运动也满足三个结论自由落体时间公式,初速率为零的五个比列关系。
三个结论:
1、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等于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率,等于这段时间内初末速率的平均值。
2、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等于一个恒定值。
3、一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率自由落体时间公式,等于这段位移内初速率的平方加末速率的平方除二开根号。
物理表达式:
初速率为零的五个比列关系:
1、速度比列(1个)
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率之比
2、位移比列(2个)
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位移比:
3、时间比列(2个)
通过前X,前2X,前3X…前nx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视频教学:
练习: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上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始下落时,速率?加速度均为零B.开始下落时,速率为零,加速度为g
C.下落过程中,速率?加速度都在减小D.下落过程中,速率减小,加速度不变
3.关于重力加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率变化的大小
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率的快慢
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率变化的快慢
D.轻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
4.一小球从距地面h高处自由落下,则下落h/4时的速率是落地速率的()
A.1/2B.1/3C.1/4D.1/5
6.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秒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5mB.11.25mC.20mD.31.25m
习题: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上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始下落时,速率?加速度均为零B.开始下落时,速率为零,加速度为g
C.下落过程中,速率?加速度都在减小D.下落过程中,速率减小,加速度不变
3.关于重力加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率变化的大小
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率的快慢
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率变化的快慢
D.轻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
4.一小球从距地面h高处自由落下,则下落h/4时的速率是落地速率的()
A.1/2B.1/3C.1/4D.1/5
5.自由下落的物体,当它落到全程的一半和全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6.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秒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5mB.11.25mC.20mD.31.25m
7.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等位移所用时间的比是()
8.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9.某同事在一根不计质量且不可伸长的细绳两端各拴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之后拿住绳子一端的小球让绳竖直静止在顶楼的窗户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T,假如该朋友用同样的方式从该楼四楼的窗户上放手,让两小球自由下落,这么两个小球落地的时间差将(空气阻力不计)()
A.不变B.降低C.减少D.难以确定
10.下述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率?加速度一定相同
B.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率?加速度一定相同
C.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
D.所有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反比
11.物体做初速率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该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通过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2.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的速率为vA,经时间t通过B点,速率为vB,再经过相同时间t通过C点,速率为vC,则关于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率vB和物体的加速度a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1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率为2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经1s以后,其末速率()
A.一定为3m/sB.一定为1m/sC.可能为1m/sD.不可能为1m/s
14.一个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降,经过斜面中点时速率为2m/s,则物体抵达斜面底端时的速率为()
15.为了测出房屋的高度,让一铁块从屋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述哪个化学就可以算出房子的高度()
A、石块下落地面的总时间;B、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率;
C、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D、石块通过最后一秒位移的时间;
16.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后又落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速率方向向下
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速率方向向上
C.在最低点,加速度大小为零,速率大小为零
D.到最低点后,加速度方向不变,速率方向改变
17.从竖直上升的汽球上掉下的铁块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铁块相比(不计空气阻力),相等的量是()
A.落地的时间B.落地时的速率C.加速度D.落地过程中的位移
18.设宇航员在某行星上从高32m处自由释放一重物,测得重物在下落最后1s内通过的距离为14m,则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为()
A.4m/s2B.9.8m/s2C.18m/s2D.12m/s2
19.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抵达地面前最后1s内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9/25,求塔高.(g取9.8m/s2)
20.房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正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和第2滴分别坐落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房檐离地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1.(1)一条铁链AB长0.49m,将A端悬于天花板使它自由下垂,之后让它自由下落,求整个铁链通过悬点下方2.45m处小孔O时须要的时间是多少?
21(2).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下方距离为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割断,求:
(1)直杆上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讲义:
学案:
课目
化学
课题
自由落体运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
核心素质
一.知识与技能
1.晓得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用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特性,了解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方向;
3.把握自由落体的规律,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4.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是过程,领会伽利略的思想和技巧。
二.过程与技巧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升中学生对事物变化的剖析和概括能力;
2.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培养中学生观察、分析、
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心态与价值观
1.感受身边的自由落体运动,学因而用,迸发中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培养中学生浓烈的科学兴趣及严谨的科学心态。
3.体会前人(亚里士多德)崇尚科学、勇于探求的人格魅力,培养中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心态。推动中学生产生科学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对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加速度的探究以及对实验数据的自主剖析;
2.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打算
教具:多媒体讲义、牛顿管、硬币、天平、小纸片、打点计时器、刻度尺、铁架台、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同)等.
教
学
过
程
班主任活动
中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出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到这些现象:把小石头和树枝举到相同高度,石头的重量比树根重,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观察那个先落地?
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好多,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埃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大量物体下落的现象,归纳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在我们明天看来,他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
【教师提出问题】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
二.讲授新课:
(1)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这个问题,桌上有两张纸片(同种材料,质量不同)观察掉落在桌面的情况:
1.两张纸分摊,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
2.把质量小的纸捏成纸团,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
可见,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这么是哪些诱因引起的呢?
【教师回答】正是因为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下落得才有快有慢。朋友们想想看,假如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也就是在一个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情况是哪些样子呢?
【教师演示】(演示牛顿管)看,这是一根玻璃管,管中的空气早已用抽气机抽掉了,里面有一个金属片和羽毛,观察牛顿管里的羽毛和金属片下落的快慢。
【教师引导】如果牛顿管里有空气,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快慢不同;把牛顿管里的空气抽出一些,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快慢就显得接近;当把牛顿管里的空气几乎全部抽出时,金属片和羽毛下落的快慢就相同了。
实验推论: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如今就来陈述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征:只受重力、v0=0
注意: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视不计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2)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夹子、导线、重物。
实验原理:纸带在重物的作用下自由下落,纸带遭到的阻力较小,近似觉得纸带做自由落体运动,按照打出的纸带点的情况,剖析出重物的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
①把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纸带一端系注重物,另一端穿过计时器。
②让重物紧靠打点计时器,用手捏住纸带下端,启动打点计时器,
松手后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一串小点,最后要关掉电源。
③仿照上面对货车运动的研究,检测重物下落的加速度。
④改变重物的质量,重复前面的实验。
数据处理:计数点瞬时速率的求法:
用估算较确切的平均速率来取代某点的瞬时速率。
出示纸带:
实验推论:v-t图象为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自由有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若△S=S2-S1=……=C(常数),即若两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S=aT2)
实验偏差:
1.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磨擦
2.空气阻力的影响
3.检测偏差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师引导】同学们能依据我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研究的出什么运动规律?
【教师引导】既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率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我们是不是可以按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入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教师引导提问】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称作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竖直向上,一般用g表示。能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吗?
(1)我们一般用g来表示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数值近似为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在实验中,假如要获得更精确的数据,还可以用频闪拍照来检测。
(2)月球上不同的地方,g取值不同。从赤道到两极,g逐步减小。同一地点g值相同。
(3)既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么其运动规律与通常规律类似:
不同的物体在同一地点,从相同高度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同时抵达地面,依照
,则它们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教师引导】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认真阅读课本,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
出示图片:伽利略在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
斜面的夹角减小到90°,这时小球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这时小球依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的性质,并且所有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都是一样的!
三.课堂练习: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上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不同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的
C、物体只有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答案:CD
2、伽利略曾通过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关于该实验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铜球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比质量小的铜球大B.铜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与斜面夹角有关,而与铜球的质量无关C.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完全相同D.通过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不可能了解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
答案:B
3、如果从高楼相隔l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小球,假定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它们在空中各个时刻()
A.两球的距离仍然保持不变
B.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
C.两球的距离先越来越小,后越来越大
D.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答案:D
4、三峡瀑布坐落湖南省衡阳市晓峰旅游公园中、该公园中大瀑布中的水从顶端落至地面的过程用时约3s,若将此运动视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则该大瀑布的高度约为()
A.30mB.45m
C.55mD.60m
答案:B
5、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
答案:36m
中学生思索讨论
中学生推测:空气阻力?
中学生思索
中学生观察实验说一说看见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推论
中学生回答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并给出一个定性的说法
中学生按照班主任引导进行实验
中学生进行实验步骤
中学生观察纸带并估算瞬时速率,之后画出图象,
把握对纸带的处理方式
中学生积极推测回答
中学生把握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率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说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中学生了解重力加速度,并对g取值的不同和规律有一定的认知
中学生练习
了解常见的物体下落的现象
把握一定的历史史实,学会一些基本的推理方式,初步养成置疑的习惯,迸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练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总结能力
了解实验实验过程
培养中学生借助化学语言,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了解自由落体运动打纸带的方式
理解把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定值(在同一地点)。引导中学生学会剖析数据,归纳总结规律。
巩固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2.4自由落体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称作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定义: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称作自由落体加速度,也称作重力加速度。
符号:g方向:竖直向上
大小:通常g=9.8m/s2,简略估算g=10m/s2,同一地点g值不变,g值随经度的降低而减小。
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教学杂记
引导中学生对本节多学知识进行自主交流探究,按照中学生叙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图文来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