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中国历史上,既有放弃医学而追求文学的鲁迅,也有放弃文学而追随文学的钱伟长。
刚考入清华大学时,他学的是历史学。
鲁迅的才华毋庸置疑,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文坛里程碑式的人物。 对于钱伟长,很多人的印象可能只是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合称为“钱三人”。
事实上,钱伟长先生的人生经历确实很精彩。 在那个一切都在等待事情发生的时代,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流的有趣的人。
很多年后的今天,很多人都觉得文科没什么用,尤其是历史物理学家 钱,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没有什么用。 毕竟,你不能通过研究历史赚很多钱,那为什么要研究它呢?
或许钱伟长先生的故事也能重新引发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文科与理科关系的思考,对时代浪潮与个人选择关系的思考。
物理5分、英语0分,偏科男生考入清华大学
我们现在评价偏科学生的时候,喜欢用“跛子”这个词,听起来真是形象生动。 一侧长,另一侧短。 如果这是人的腿,他一定是瘸的。
但如果用它来评价钱伟长,那就不是跛脚了,而是直接从根本上断掉了。
我们来看看钱伟昌的高考成绩单:英语0分,物理5分,数学和化学总共20分。
你以为他是清华大学的?
看后面:中文100分,历史100分。
没错,钱伟昌在两门被认为是后世学子很难拿分的科目上,拿到了两个满分。
当然,这两门课确实很难,但是却无法掩盖钱伟成的家庭背景。 要知道,钱伟长的叔叔就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 钱伟长的名字是他的叔叔钱穆给他取的。
在叔叔的影响下,钱伟昌从小就毫不费力地学习中文和历史。 他曾回忆起自己的高考经历:
“我还记得当时的语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我写了一首450字的诗,给我出题目的老师给了我100分;历史题目是写名字, 《二十四史》的作者和卷,我完全没有错误,而且是一个满分。”
钱伟昌以总分225分的成绩,同时考入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大学五所名校。
九十八事变后,爱国青年弃文追科学
1931年9月18日,是钱伟长进入清华大学的第二天。
凭借这样的高考成绩和家庭背景,钱伟昌考入了清华大学,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历史专业。
但就在这一天,日本关东军制造了“威克湖事变”,“9月18日”事变爆发。
这件事一出,全国上下都沸腾了。 听到广播里的消息后,钱伟长也生气了:“我不想再学历史了,我要学造飞机、造大炮!”
但当时可想而知,要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是多么困难,更何况是这个物理考了5分的历史系学生。 他的转系申请被物理系系主任吴有训拒绝了,这不仅是为了物理系,也是为了钱伟昌自己的未来。
但钱伟长决心已定,不会动摇。
他每天都跟着吴教授,追着他。 吴教授被他纠缠得很厉害,无奈之下只好妥协,允许他去物理系学习一年。 如果我入学考试不到70分,我就会转回历史系。
于是,每天早上五点钟,钱伟昌就出去代言,晚上关灯后,就躲在厕所的角落里代言,每天睡长达五个小时。
钱伟昌顺利地留在了物理系。 当他大学毕业时,整个物理系只有八人顺利毕业。 录取时只得到5分的钱伟昌是这八人中的第一名。
除了文理双全之外,他还是“国足”成员
进入清华大学时,钱伟长身高不足1.5米,被称为“清华历史上第一个身高不符合标准的学生”。
要知道,你在清华大学注册时,必须接受体检,体检由体育教授进行。 当时,钱伟昌出身贫困,身高只有1.49米。 即使站在地面上也无法达到1.5米起的基准点。 后来体重、肺活量、投篮等项目也“全军覆没”。 我只勉强跑完了三圈,得到了体育教授的鼓励。
为了强身健体,钱伟昌从大学起就每天坚持锻炼。 入学仅仅两年,他就以13.4秒的成绩获得全国大学生跨栏第三名。
后来,他入选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前往菲律宾参加远东运动会,并成功取得进球。 即使到了90岁高龄,钱伟昌仍然坚持每天步行3000步。
钱伟昌的一生可以说是文理丰富、博学多才。 就连体育方面他也不落下风,在各个方面都能为国家争光。 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在爱因斯坦读完他的论文《弹性板壳本征理论》后感叹:“这个中国年轻人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难题。”
“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钱伟长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 作为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他还擅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和中国信息学。 但别忘了他是历史系出来的。
钱伟长先生一生涉猎广泛,这与他的历史背景不无关系。 历史可以开阔一个人的视野。 我们已经看到它五千年了。 还有什么比历史更广阔的呢?
很多人喜欢说“无用的学者就是学者”,但钱韦先生的人生经历无疑可以推翻这句话。
在不同时期,不同职业的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麻木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弃医从文的鲁迅。 他用他精确而尖锐的话语,像手术刀一样,戳破了老中国人心中的伤疤,让他们从痛苦中醒来。
战争年代,我们需要的是钱伟长英语作文,他放弃文学转向科学,将学者的激情倾注到冰冷的机械中,帮助中国由弱变强。
在当今和平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文化滋养。
即使在成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之后,钱伟长也没有忘记历史。 1953年,钱伟长还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一书,鼓励孩子们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学到更多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秘密和养分。
今天,我们不能固守“重科学、轻文学”的心态,忽视文史学科的研究。 这些文科知识最大的“功效”就是渗透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成为精神上更加“完整”的人。
或许,我们的孩子不能像钱伟昌一样,成为跨领域的全才,中西合璧。 但读历史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一定会融入我们的血液,慢慢滋养我们一生。
如果钱韦先生出生在这个时代,看到我们的文化和思想被西方“蚕食”的现状,他很可能会再次行动起来物理学家 钱,立志成为当代历史教育第一人。
美国有好莱坞,日本有动漫,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
历史的学习应该从小培养。 对于还不能独立阅读历史书的孩子,可以借助一些历史故事或者历史绘本,让孩子从学前开始接触历史,爱上历史。
这套《地图上的全景世界历史》就是不错的选择。
这套书的作者是“百家论坛”栏目推出以来最年轻的演讲者魏新。 打开这本书,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图文并茂,尤其是细节极其生动,真实地将历史上演的“情节”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有了这套历史绘本,家长可以“解放双手”,让孩子自己阅读。 从6岁到12岁,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从史前海洋生物,到恐龙时代,再到人类建立的文明,《地图上的全景世界历史》完整梳理了世界的发展历程,同时结合地理和文化视角,提供多方位的对比展示。 它描述了各个时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涉及的大部分知识是初中历史教材的延伸。 孩子们阅读这套书,不仅会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开阔眼界,初步树立世界观,还能为初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栏购买:
【趣味童书】地图上的全景世界史(精装2册,附有声历史课程)
精选月销量212
¥168¥316
打开百度APP
扫码立即购买
买
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