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本节课是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上,推测和验证光的传播特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懂得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三、教学重、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激光笔。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及夹子,一张黑色卡纸做屏、塑料管。小孔成像的材料(火柴、蜡烛、黑色光屏、带洞的卡纸)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也能进行传递信息。
2.通过对大自然中生物进行传递信息的了解,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活动、调查,了解蚂蚁和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了解蚂蚁和蜜蜂是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难点: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得出什么启示。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放大镜、糖、碗、海棉、樟脑球、小石块、洒香水的木块等。收集生物传递信息的有关资料。课前生活体验活动记录(“蚂蚁翻山”游戏:寻找蚂蚁窝,在洞口前方1米处放置盛有糖的碗吸引蚂蚁,在途中利用海绵、樟脑球等各种材料当做“山”观察现象,分组活动,填写蚂蚁翻山记录表。)
教师准备:“蚂蚁翻山”记录表(课前发给学生),搜集的文字、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大自然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传递信息,那么在我们的自然界中,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板书课题:17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2.观看课前生活体验游戏“蚂蚁翻山”,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