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焦耳定律教案的一些免费资源:
1. 教材分析:焦耳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描述了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能够应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 教学难点:如何应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5.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解法。
6. 教学用具:电源、电键、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焦耳定律演示器、多媒体设备等。
7.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影响因素,进而引出焦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加深对焦耳定律的理解。
8. 课堂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应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检验学生对焦耳定律的掌握情况。
9.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10.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焦耳定律的应用和意义,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电学知识。
希望这些资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焦耳定律。同时,建议您参考其他免费教学资源,如互联网、教科书、教学视频等,以拓宽您的学习途径。
焦耳定律教案例题:
【教学目标】
(1)知道焦耳定律的内容和影响因素;
(2)会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
焦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教学难点】
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
电热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及一些导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约2分钟)
二、新课教学(约15分钟)
(一)电热器中的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见课本P69)
我们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电热器中的热量多少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其中电流和电阻是影响热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形象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用图5-3来描述:在两个粗细不同的试管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给两试管加热,使管中水面高度相同,比较两个烧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根据焦耳定律来比较:Q=I2Rt(板书)
(二)例题讲解(约8分钟)
例题1:一个电饭锅在使用时,接在家庭照明电路中,通过电饭锅的电流是5A,正常工作1h消耗了1.8×106J的电能,求电饭锅的电阻和产生的热量。(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分析:本题已知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通电时间,要求求出电阻和产生的热量,应怎样运用焦耳定律来解题呢?应分两步:(1)根据公式$Q = I^{2}Rt$求出产生的热量;(2)根据公式$W = UIt$求出消耗的电能;(3)比较消耗的电能和产生的热量是否相等。
解:已知U = 220V,I = 5A,t = 1h = 3600s,由$Q = I^{2}Rt$得:$Q = (5A)^{2} \times 336\Omega \times 3600s = 3.96 \times 10^{5}J$;又因为$W = UIt = 220V \times 5A \times 3600s = 3.96 \times 10^{6}J > Q$所以产生的热量小于消耗的电能。答:略。
例题2:一个标有“220V 44W”的电热器,当通过它的电流增大时,在相同的时间内,它放出的热量将( )A.减少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解:由题意知:$P = 44W$,$U = 220V$;当通过它的电流增大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I^{2}Rt将增大;故选C。
三、课堂练习(约5分钟)
课本P70练习第(1)-(4)。
四、小结(约3分钟)
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影响电热多少的因素是什么?焦耳定律的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影响电热多少的因素是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运用焦耳定律公式要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要掌握。
五、布置作业(约3分钟)
课本P70练习第(5)-(7)。
【板书设计】
焦耳定律的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影响电热多少的因素是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