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downpath--]电功率是用来表示电能消耗速度的数学量。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电力知识点汇总。 欢迎阅读。
电力知识点总结
1、电功(W):电压所做的功称为电功。
2、电功率单位:SI单位:焦耳。 常用单位有:度(kWh),1度=1kWh=3.6×106焦耳。
3、检测电功率的工具:电度表(watt-)
4、电功率估算公式:W=UIt(单位为W→焦耳(J);U→伏特(V);I→A(A);t→秒)。
5、用W=UIt估算电功率时要注意:①式中WUI与t在电路的同一段; ②计算时单位应统一; ③第四个量可以由任意三个已知量计算出来。
6. 也可采用以下公式估算电功率:W=I2Rt; W=铂; W=UQ(Q为功率);
7、电功率(P):单位时间内电压所做的功。 单位为:瓦特(国际); 常用单位有:千瓦(kW)、毫瓦(mW)
8、估算电功率公式:P=W/t=UI(公式中单位为P→瓦(w);W→焦炭;t→秒;U→伏特(V);I→安培(A)
9、时间估算单位应统一P=W/t。 ①若W为焦耳,t为秒,则P的单位为瓦特; ②若W为千瓦时,t为小时,则P的单位为千瓦。
10. 也可以使用正确的公式来估算电功率:P=I2R 和 P=U2/R
11、额定电流(U0):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
12、额定功率(P0):家用电器在额定电流下的功率。
13、实际电流(U):实际施加在家用电器两端的电流。
14、实际功率(P):家用电器在实际电流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 光线很亮,很容易烧坏。
当你
当U=U0时,则P=P0; 正常光。
15、焦耳定理:电压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与导体内阻成反比,与通电时间成反比。
16、焦耳定理公式:Q=I2Rt,(公式中单位为Q→焦耳;I→A(A);R→欧(Ω);t→秒。)
17、当电压通过导体所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形成热量(电热)时,则有W=Q电功率的计算公式w是什么,Q可由电功公式估算。 (比如电暖器,内阻是这样的。)
串联电路
P(电功率) U(电流) I(电压) W(功率) R(内阻) t(时间)
电压处处相等I1=I2=I总(电压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总电流等于各家电两端电流之和=U1+U2(总电流等于各部分电流之和)
总内阻等于内阻之和=R1+R2
总电功率等于所有电功率之和=W1+W2.....+Wx
分压原理 U1:U2=R1:R2=P1:P2
串联电路比
W1:W2=R1:R2=U1:U2=P1:P2=Q1:Q2
总功率等于各个功率之和 =P1+P2.....+Px 或 U^2/R1+R2.....+Rx
电压与电功率、电流的关系:I=P/U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之比等于额定电流与实际电流的平方Pe/Ps=(Ue/Us)
并联电路
总电压等于各通道电压之和 =I1+I2
各处电流相等 U1=U2=U 总计
总内阻等于各个内阻的乘积:各个内阻之和R Total = (R1*R2)/(R1+R2) 1/R=1/R1+1/R2
总电功率等于所有电功率之和=W1+W2+……+Wx
分流原理 I1: I2=R2: R1=W1: W2=P1: P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1+P2或U^2/
并联比
I1:I2=P1:P2=R2:R1
总功率等于各个功率之和 =P1+P2 或 U^2/R
总电压计算:I=P/U
(3)同一家用电器的电力
W1: W2=R2: R1=I1: I2=P1: P2=Q1:Q2
电流相同时,串联越多,总功率越小,并联越多,总功率越大
推论:①当电路中只有一个内阻时电功率的计算公式w是什么,总功率=U^2/R
②当电路中有两个内阻并联或串联时,设内阻相等,则两个电路的总功率为
P总计=U^2(R1+R2)/R1*R2并联
串联时,P总=U^2/R总(串联R总=各内阻阻值之和)
③当电路中电压相同时,
由于R1+R2(串联总内阻)> R(单个内阻)> 总R(并联总内阻)
所以P且>P单内阻>P串此时,还有一个推论。如果电流相同,串联时功率较低的灯泡会亮,串联时功率较高的灯泡会亮。并联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