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downpath--]电功:电压通过一定电路一段时间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W表示功,功的单位是焦耳(J)
W=P*t
P---功率(单位:瓦·w)
t---时间(单位:秒s)
W=U*I*t
U---电流(单位:伏特V)
I——电压(单位:A)
t---时间(单位:秒s)
W=I^2*R*t
I——电压(单位:A)
R---内阻(单位:欧姆)
t---时间(单位:秒s)
W=U^2/R*t
U---电流(单位:伏特V)
R---内阻(单位:欧姆)
t---时间(单位:秒s)
功率: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P代表功率,功率单位为:瓦特(W)
P=W/t
W——电功率(单位:焦耳或kWh)
t---时间(单位:秒s)
P=U*I
U---电流(单位:伏特V)
I---电压(单位:A)
P=U^2/R(仅适用于纯内阻电路)
U---电流(单位:伏特V)
R---内阻(单位:欧姆)
P=I^2*R(仅适用于纯内阻电路)
I---电压(单位:A)
R---内阻(单位:欧姆)
电荷:物体或构成物体的粒子所携带的电荷量,是物体或系统中基本电荷的代数和
Q代表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电压:指电荷的定向连接
I表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安培(A)
电压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某单位面积的电量,方向矢量为该单位面积相应截面的法向量,方向由通过该截面的正电荷方向决定
J代表电压密度,电压的单位是:安培/平方米A/㎡
电流:电势差,
电流:电流单位之间的换算。 (当前单位有MV吗?不是大写的m,而是小写的M)
1MV====00μV
U代表电流,电流单位为:伏特(V)
U=I*R
I---电压(单位:A)
R---内阻(单位:欧姆)
U=P/I
P---功率(单位:瓦·w)
I---电压(单位:A)
U=I*ρ*L/S
I---电压(单位:A)
ρ---内电阻率(单位:欧姆·米·Ω·米)
L——物体厚度(单位:m)
S---物体的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
电容:指给定电位差下储存的电荷量
F代表电容,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介电常数:确定仅绝缘油饱和时电容器两个电极之间及其周围的电容与同一电池的真空电容的比值。
内阻:表示导体对电压限制作用的大小
内阻:内阻单位之间的换算。
1KΩ=1000Ω
R代表电阻值,内阻单位为:欧姆(Ω)
R=U/I
U---电流(单位:伏特V)
I---电压(单位:A)
R=ρ*L/S
ρ---内电阻率(单位:欧姆·米·Ω·米)
L——物体厚度(单位:m)
S---物体的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
浊度:表示某种导体传输电压能力的强弱
G代表物体的浊度,浊度的单位是:西门子(S)或欧姆(Ω)
G=1/R
R---内阻(单位:欧姆)
G=I/U
I---电压(单位:A)
U---电流(单位:伏特V)
内阻:某种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线在常温(20℃)下的内阻
ρ表示电阻率,内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
ρ=1/κ
κ---内阻率(单位:西门子/米S/m)
ρ=R*S/L
S——截面积(单位:平方米)
R---内阻(单位:欧姆)
L---线材宽度(单位:米)
ρ=E/J
E---电场硬度(单位:N/C)
J---电压密度(单位:A/平方米A/㎡)
ρ=ρo*(1+a*t)
ρo---0℃时的内电阻率(单位:欧姆·米·Ω·米)
t---摄氏度温度(单位:摄氏度)
a——内阻温度系数
浊度率:是指该量与介质中电场硬度的乘积等于传导电压密度。 雾度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κ(法文字母不是字母K)表示浊度,浊度的单位是:西门子/米(S/m)
κ=1/ρ
ρ---内电阻率(单位:欧姆·米·Ω·米)
电感:即当通过闭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会出现电动势来抵抗电压的变化
L表示电感,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检测:电路中电容、电感对交流电流的限制作用统称为检测
X表示检测,检测单位为:欧姆(Ω)
X=XLXc
XL---电路的感抗
Xc---电路的容抗
感抗:通常由于电路中存在感性电路(如线圈),变化的电磁场会形成相应的电动势,限制电压的流动。 电压变化越大,即电路的频率越大,感抗越大; 感抗会引起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XL=ωL
ω---角频率(单位:弧度/rad/s每秒)
L---电感(单位:亨利H)
XL=2*π*f*L
f---频率(单位:赫兹Hz)
L---电感(单位:亨利H)
容抗:交流电的频率越高,容抗越小,即电容的限制作用越小。 容抗还会导致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之间产生相位差。
Xc=1/(ω*C)
ω---角频率(单位:弧度/rad/s每秒)
C---电容(单位:法拉F)
Xc=1/(2*π*f*C)
f---频率(单位:赫兹Hz)
C---电容(单位:法拉F)
角频率——简谐振动中,2π倍的频率称为角频率。
ω表示角频率,角频率的单位为:弧度/秒(rad/s)
ω=2*π*f
f---频率(单位:赫兹H)
其负载电感通过以下公式估算
线圈公式
阻抗(欧姆)=2*3.14159*F(工作频率)*电感(mH),设置需要的阻抗,所以:
电感(mH)=阻抗(欧姆)×(2*3.14159)×F(工作频率)=360×(2*3.14159)×7.06=8.116mH
据此,可计算出绕组线圈数:
匝数=[电感*{(18*匝数半径(英寸))+(40*匝数长度(英寸)}]&pide;匝数半径(英寸)
圈=[8.116*{(18*2.047)+(40*3.74)}]&pide;2.047=19个圈
空心电感的估算公式
L(mH)=(0.)/(3D+9W+10H)
D------线圈半径
N------线圈电阻
d-----线材直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长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 mH。 。
空心线圈电感估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l 单位:微亨
线圈半径D 单位:cm
线圈电阻N 单位:匝
卷材宽度L 单位:cm
频率电感和电容估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f0 单位:MHZ 本题f0==0.125
谐振电容:c 单位:PF 这题的意思是c=500...你可以先决定,或者通过Q
价值决定
谐振电感:l 单位:微亨
线圈电感的估算公式
1.对于圆形CORE,可以使用以下公式:(IRON)
L=N2. ALL=电感值(H)
H-DC=0.4πNI/lN=线圈电阻(匝)
AL=电感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通过电压(A)
l=磁通宽度(cm)
l和AL值请参考对照表。 例如:采用T50-52材质,线圈有5匝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寸),查表其AL值为33nH左右
L=33. (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压时,其L值的变化可由l=3.74确定(查表)
H-DC=0.4πNI/l=0.4×3.14×5.5×10/3.74=18.47(查表后)
您可以了解L值的增长程度(μi%)
2.引入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在
μ0为真空磁导率=4π*10(-7)。 (10的负七次方)
μs为线圈内部磁芯的相对磁导率,空芯线圈μs=1
N2是线圈匝数的平方
S线圈的横截面积电功率的公式和变形公式,单位为平方米
l 线圈的宽度电功率的公式和变形公式,单位为米
k 系数取决于线圈直径 (R) 与宽度 (l) 的比率。
估计电感的单位是亨利。
估算所有关于电压、电流、内阻、功率的估算公式
1、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有以下规则:(如: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各处电压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③电阻:R=R1+R2(总内阻等于内阻之和) 若串联n个内阻相同的电阻,则R总计=nR
2、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有以下规律:(如:R1、
R2并联)
①电流:I=I1+I2(支路电压等于主路电压之和)
②电压:U=U1=U2(支路电流等于各路电流)
③电阻:(总内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内阻的倒数之和)或。
如果n个内阻相同的电阻并联,则R总计=R
注:并联回路的总内阻小于任一回路的内阻。电功率估算公式:W=UIt(公式中单位为W→焦炭)
(J); U→V(V); I→A (A); t→第二)。
5、用W=UIt估算电功率时要注意:
①式中W、U、I、t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计算时单位应统一; ③第四个量可以由任意三个已知量计算出来。
6. 也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功率:W=I2Rt; W=铂; W=UQ(Q为电量);
1、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个有功电度表、电压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估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当前功率、无功功率、功率素数。
(1)利用单相有功电能表和电压互感器估算有功功率
式中,N——电度表盘测量的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的转数)
t——测量N圈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交流变比
(2)在单相负载基本平衡稳定的情况下,通过电流表和电流表的指示估算视在功率
(3) 通过计算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可以估算出无功功率
(4) 根据有功功率和当前功率,可以估算出功率素数
实施例1 某机组配电盘上安装一台/kW·h电度表和三台100/5电压互感器。 电流表指示400V,电压表指示22A。 在单相电流且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盘转数为60S,5转。 有功功率、电流功率、无功功率、功率素数分别是多少?
【解】①将该值代入式(1),得有功功率P=12kW
②将该值代入式(2); 视在功率S=15kVA
③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式(3),得无功功率Q=
④ 将有功功率和电流功率代入式(4),得功率质数cosφ=0.8
2、用秒表测试电度表偏差的方法
(1)首先选定圆盘的转数,根据下式估算电度表N转内的标准时间
式中N——选定的转数
P——实际功率kW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的转数)
CT——电流互感器交流变比
(2)根据实际测试时间(S),找出电度表的偏差
式中,T——N转s的标准时间
t——用秒表实际测试N转所需时间(s)
注:若预估数为负数,则按电度进行投票; 如果是积极的,就会很慢。
【举例】某用户有一台750转/kW·h电度表,配备150/5电压互感器,接10kW负载,在60秒内测试盘5圈。 电度表的偏差是多少?
〔解〕①先求电度表旋转5圈时的标准秒数。 根据式(1),T=72s
②根据公式(2),电度表的偏差ε=20%,快了20%。
3、配电变压器高低压熔断器的选用
(1)首先估算变压器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式中,S——变压器容量kVA
U——电压kV
(2) 高压熔断器=Ix(1.5~2.5) (2)
(3)低压熔断器=低压额定电压(I) (3)
(例)有一台50kVA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为10kV,低压侧额定电流为0.4kV。 高低压额定电压是多少A? 高压侧应选用多少A的保险丝? 低压侧应选用多少A的保险丝?
〔解〕①将所得值代入式(1),可得高电压I=2.8A
②将该值代入式(l),可得低压电压I=72A
③高压侧保险丝=2.8x(1.5~2.5)=4.2~7A可选用5A保险丝。
④低压额定电压为72A,可选用80A熔断器。
4、架空线铝绞线截面选择的简单公式
(1) 首先估算负载力矩M=kW。 公里
(2)采用铝导体时,每kW·km可按4mm2计算,即导体截面S=M·4mm2
【例】某单位在距配变800m处安装10kW电机。 错误的绞合线应选择多大截面的?
【解】①先将m换算成km,即800m=0.8km
②计算负载力矩M=10x0.8=8kW·km
③将所得值代入式(2)即可得到导线截面
S=8x4=,应选用铝绞线。
5、线坑距灯杆的距离及线宽的估算公式
(1) 电缆坑距立杆距离估算公式 L=h·ctga(m)
式中,h——立杆高度(立杆在地面至电缆悬挂点的高度)
a——拉线与立杆的倾斜角度(技术规程规定拉线与立杆的倾斜角度通常为45°,地形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30°或60°)
注:Ctg45°=°=1.°=0.577
(2)采用楔形线夹紧上手柄、UT形线夹紧下手柄时拉线宽度计算公式:
L=h/sina十上下绑扎宽度-拉杆漏出地面的宽度
式中,h——立杆高度(立杆在地面至电缆悬挂点的高度)m
a——拉线与立杆的倾斜角度
注:Sin45°=0.707,Sin30°=0.5,Sin60°=0.866。
[例] 有一根带有拉线的接线柱,地面上的杆子与拉线悬挂点之间的高度为8m,杆子与拉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手柄为拉线采用楔形线夹,下手柄采用UT形线夹,上下绑扎宽度lm,杆漏出地面lm。 估计电线坑和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以及电线的宽度(以米为单位)?
【解】①将该值代入式(1),则电缆坑距立杆距离L=8m
②将该值代入式(2),则电缆宽度L=11.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