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光学趣味物理实验有以下几个:
1. 瓶吞鸡蛋:用玻璃杯倒上一些酒精,点燃后倒入一些澄清的石灰水,用鸡蛋盖住,把烧杯放在一块湿毛巾上。过一会儿,湿毛巾变干,鸡蛋“住”在玻璃杯里。实验分析:这个实验运用了石灰水可以加速酒精燃烧,而湿毛巾上的水分又可以吸收一部分热量,使瓶内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烧杯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由于鸡蛋堵住瓶口,气体无法排出,便把鸡蛋“吞”进瓶内。
2. 纸锅烧水:用一张纸折成一个容器(纸锅),装水后放在火上烧,很长时间纸锅里的水都不会沸腾,而纸锅却完好无损。实验分析: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而纸的着火点是183℃。本实验中火焰的温度约为800℃左右,热量传递到纸锅后,纸锅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并继续吸收热量,所以纸锅完好无损。但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0℃,低于着火点,不会燃烧。
3. 彩色硬币:在一个透明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将一枚硬币慢慢放入水中,当硬币沉入杯底时,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轻轻搅拌,直到硬币上浮到水面上为止。实验分析:开始时,由于硬币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硬币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下沉。当向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后,食盐溶解在水中后所形成的溶液密度大于硬币的密度。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硬币受到向上托的力大于它受到向下的力时,硬币就会上浮到水面上。
4. 自制望远镜:用两个放大镜就可以做成一个简易望远镜。用一个放大镜观察远处物体(物镜),再用另一个放大镜观察这个物体的像(目镜)。观察时,将两个放大镜稍微对调一下,就可以看到物体放大的像了。
以上就是一些初中光学趣味物理实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光的色散实验
实验材料:
1. 一束太阳光
2. 三棱镜
3. 白屏(白板纸)
实验步骤:
1. 将一束太阳光射向三棱镜。
2. 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的颜色。
3.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4. 将白屏(白板纸)调整角度,使七色光重新合并成一束。
实验说明:
这是由于三棱镜对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使得它们在白屏上的位置不同,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混合现象。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光的色散。
注意事项:
1. 请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避免儿童误入实验区域。
2. 请在晴朗的天气进行实验,以便观察到明显的色散现象。
3. 实验过程中请勿将眼睛直接对准太阳光,以防伤害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