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用物理思想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
1.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从而进行研究。
2. 模型法:通过观察到的具体事例,来抽象出物质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如用光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3. 归纳法:通过对个别事物或现象的规律进行研究,进而推得一般规律。
4. 实验推理法:用实验探索物理规律,当不能得出结论时,要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推理。
5. 转化法:有些物理问题涉及到的物理量,对初中生来说,直接观察和比较是很难得出结论的,这时可以把这些物理量转化成能够观察和比较的物理量。
6. 等效(替代)法:当一个因素变化时会引起结果的变化,为了确定变化的因素,可以等效(替代)另一个因素变化相同。
7. 类比法:类比法是在比较两个物理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基础上,依据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把其中一个物理现象同另外一个物理现象相比较,从而得出它们之间在某种规律上的一致性的一种推理方法。
8. 科学猜想与假设:在观察、分析、比较等科学思维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
这些思想方法在初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实验题目: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
1. 水平放置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2. 在木块上添加不同物质,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复上面的实验。
3. 改变拉力大小,重复上面的实验。
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