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识性物理知识有以下几点: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包括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如:人说话和唱歌时,声带的振动;吹笛子时,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等。
2. 光具有能量:包括光源发光、太阳光、灯光、燃烧时放出的光等。
3.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包括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等。
4. 光速比声速大:在空气中,光速大约是声速的882倍。
5. 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静的水面、镜面、光滑的瓷砖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6.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虚像和实像的区别,像与物体相对于镜面的位置,大小比较等。
7.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制作放大镜、投影仪、幻灯机等。
8. 光的折射: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如从空气进入水或玻璃中时,我们看到水或玻璃中的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符。
9.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10. 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光能等。
以上只是初中物理中的一部分常识性知识,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过滤掉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可以使用的物理知识是
例题:
一个简单的过滤装置,包括一个漏斗和一个滤纸。当水从漏斗流入滤纸时,较大的固体颗粒会留在漏斗中,而较小的水滴则会通过滤纸流入烧杯。
这个过程可以用物理学的原理来解释:
1. 重力:水中的固体颗粒比水重,因此它们会自然地停留在漏斗中。
2. 过滤原理:滤纸能够阻挡较大的固体颗粒,而允许较小的水滴通过。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过滤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在实际生活中,过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科学领域,如水处理、食品加工、医学研究等。